2015年8月22日星期六

金融風暴正捲土重來


人民幣忽然貶值到現在已超過一星期,人民幣滙率近幾天保持相對穩定,大概在1美元兌6.4人民幣的水平徘徊,即大概貶值4-5%左右,暫時好像看不到進一步下跌的勢頭。部份市場人士因此認為人民幣貶值的影響已基本浮現,對亞太區貨幣的影響也不會進一步擴大,所以再發生像9798亞洲金融風暴的機會不大。

  這樣的分析充滿好意,希望可以穩定人心。只是,金融危機往往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也不是良好願望可以抵擋。九七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初期,大部份分析都認為情況可控,泰國貶值不過是泰國的問題,而泰國經濟在區內不算舉足輕重,只要IMF及其他國家出手協助,情況很快會穩定下來,不會來個「火燒連環船」。實情卻是,區內經濟唇齒相連,從國際社會及投資者來看屬於同一風險組別,一國出問題,其他國家也不能置身事外。結果,泰銖大幅貶值連帶衝擊亞洲其他經濟體,演變成沒完沒了的貨幣及經濟危機。

  首先得明白,金融危機或所謂貨幣戰爭基本上都是由資金大進大出引發。資金流量越大,流動方向轉變越急速,危機便越有可能爆發。9798年亞洲金融風暴正是因為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資金大舉撤出新興市場及回流美國啟動;到泰銖貶值後,即使本土資金也兌換成美金調走到美國、歐盟等資金避難所,令亞洲貨幣潰不成軍。

  2015年的亞洲同樣面對資金大舉外流的情況。根據研究機構資料,從2014年秋天開始,資金已開始流出亞洲新興市場,到七月底為止流出的金額已接近一萬億美元。亞洲多國貨幣如馬來西亞Ringgit,印尼盾及泰銖已因此創下17年即亞洲金融風暴以來的低位;其他如韓、菲律賓披索等同樣弱勢畢,連向來強勢的新加坡元也持續下跌。

  更不幸的是,這種走資的情況並沒有停止的跡像,反而有越來越快,數量越來越大的跡像。最近人民幣貶值不但不會穩住亞太區的走資情況,反而極可能加劇危機。對外國投資者及基金而言,中國是區內的經濟龍頭,也是區內最大出口國,多個新興市場經濟都跟中國經濟有密切聯繫。現在作為最大出口國的中國把人民幣貶值,其他亞洲國家不可能不跟隨,甚至要比人民幣貶得更多以保住競爭力。在競相貶值下,外國投資者自然不肯再購買新興市場的資產,並且加速變賣相關資產以減少損失,令這些國家貨幣陷入不斷貶值不斷走資的惡性循環。

  而且像97、98金融風暴那樣,走資的不單是外國投資者。本國巨企、公司以至一般民眾為了減少損失,為了避免貶值帶來的震盪,同樣加入沽貨行列。在內外齊齊走資夾擊下,亞洲各國貨幣肯定加速下跌,催生更大危機。

  除了資金流向大變以外,亞洲多國的內部政治形勢不穩也令危機加劇。泰國軍政府雖然平定了紅衫軍、黃衫軍內閧,但始終無法建立大眾認可的政治秩序,反而開始變成各界反對的矛頭。前兩天曼谷四面佛發生大爆炸是紅衫軍或其他反軍政府人士所為仍是未知之數,但襲擊肯定重創泰國旅遊業,打擊疲弱的經濟,進一步削弱軍政府的合法性。馬來西亞方面也好不了多少,總理納吉布因涉及貪污醜聞備受壓力,他因此已不惜向法官及傳媒施壓;若再加上貨幣大貶值及金融危機,這個國家會否像98的印尼那樣出現政經綜合危機實在未可料

  看到這些驚人的相似之處就不難明白,今次人民幣貶值刮起的風暴才剛開始,好戲還在後頭。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