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9日星期二

女皇的忠告


  年逾九十的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向來謹守分際,不會介入國家政治事務,不會指指點點。前幾天她訪問一家教育機構時說了一番饒有深意的話,對所有政治人物特別是為脫歐問題爭論不休互不相讓的英國國會議員們是個及時的提醒。
  女皇的原話是這樣的:
"As we look for new answers in the modern age, I for one prefer the tried and tested recipes, like speaking well of each other and respecting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coming together to seek out the common ground; and never losing sight of the bigger picture." (為新時代問題找答案時,我傾向選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與人為善,尊重不同意見,努力找尋彼此的共通點,並始終以大局為重。)
  歷練豐富又充滿政治智慧的女皇沒有明說這番話針對甚麼事、那些人,但敏銳或敏感的英國傳媒早已聽出女皇話中有話,針對的是此時此刻困擾着英國六千萬民眾的脫歐問題,還有那伙只懂打「泥漿摔角」各懷鬼胎的政客們。
  還有兩個月就是英國脫歐死線,從那一天起英國不再是歐盟成員,一切權利與義務消失,未來跟歐盟其他27國的關係如何,如何避免出入境口岸出現人龍車龍,怎樣確保日常用品食物醫藥不會供應不繼...等都是棘手問題,直接影響六千萬英國人的日常生活,一旦醫藥供應延緩還可能出現人命安全的事。
  可在這個關節眼上,英國政界不管在朝在野的表現跟英女皇心目中的處事態度可說完全相反,既沒有互相尊重,也沒有與人為善,更沒有任何顧全大局的想法,大家不是在搞grandstanding 擺款,就是像「雜貨店」老闆般為政治蠅頭小利斤斤計較;有的以搞局為樂希望越亂越好,有的則把黨派利益放在最優先考慮,不理其他人以至國家福祉,總之就是一團糟。
  經過2016年的脫歐公投,民意既已作出離開歐盟的清晰決定,國會主要政黨都該以履行決定作為主要工作目標,再盡力避免、減少脫歐過程的震盪。很抱歉公投後兩年多以來大家看到的不是全力落實協議,而是努力拖政府後腿,其中又以保守黨內的疑歐派最兩面三刀,反覆無常。推動脫歐公投時,他們信誓旦旦英國民眾可以從此甩難,還可每周省回數以億鎊的政府開支,把資源轉用在改善醫療體系上。
  結果承諾原是假話。英國不但沒省回多少開支,反而因為脫歐而面對非常不確定的政經前景。到脫歐談判展開,疑脫派成員們又不住開出不切實際的條件逼首相文翠珊接受,不肯就範的話就不時搞辭職或逼宮鬧劇,削弱政府的威信及談判籌碼。

  好不容易跟歐盟達成脫歐方案,疑歐派卻又提出政府難以接納的新條件,並以政府的協議達不到他們的要求為理由投下反對票,令文翠珊蒙受在任首相歷來在國會最大的敗仗,更隨時把英國民眾推向硬脫歐的混亂處境。

  工黨包括領袖郝爾彬同樣不濟事。反對脫歐協議又不肯全力支持搞第二次公投,只一心希望借保守黨疑歐派之手推倒文翠珊政府再次大選,好來個漁人得利,一躍成為首相。其他小黨派如北愛統一民主黨(DUP)只管力保北愛留在聯合王國,跟愛爾蘭保持距離,全然不顧硬脫歐或出現硬邊界對愛爾蘭、北愛將造成的重大傷害。

  不能不提的還有那位脫歐公投的始作甬者──前首相卡梅倫。英國傳媒披露,原來當年卡梅倫本不把公投的承諾是一回事,認定當時的執政伙伴──自由民主黨會否決建議。誰知大選中保守黨意外大勝可獨自執政,自民黨再無力阻擋,脫歐公投就在沒有太多醞釀及討論下成為事實,並把英國拖進三年的混亂、內耗中。
  最快在今天,英國國會將就脫歐協議再投票。若果一眾議員們肯聽聽女皇的忠告,硬脫歐的不幸局面仍有可能避免。要是女皇的忠言也不起作用,三月二十九日的英國將面對混亂與癱瘓,即使政府宣布戒嚴令或進入緊急狀態也不管用。

2019年1月27日星期日

不再歧視Vodka


  算是喜歡烈酒,威士忌、拔蘭地固然常喝,rum酒也偶爾嚐嚐,唯一有點抗拒的是Vodka 看過獲得多個金像獎提名的「綠簿旅友」(Green Book)後,對Vodka 的歧視減輕了不少,未來或許會買一瓶放在家偶爾喝上一杯。
  對Vodka的偏見源自一個酒局與一本書。那場酒局是剛開始成為酒徒的事,酒友們帶來各種各樣的酒,紅、白、香檳、威士忌、雪莉酒都有,還有不知誰拿來了一瓶Vodka。喝着喝着有人打開酒塞叫大家試試,斟了一小杯輕輕呷了一口,但覺滿咀酒精的刺激味道,沒有農作物的芳香,沒有齒頰留痕的餘韻,就是硬崩崩、赤裸裸對味蕾的刺激,跟有性格的威士忌不同,跟溫潤葡萄香撲鼻的拔蘭地更是不一樣。再試一口還是不太喜歡那種hard core酒精的感覺。

  那本書是著名記者卡普欽斯基寫的俄羅斯歷史遊記—帝國(Imperium)。書中有不少章節說到西伯利亞這苦寒之地如何荒涼可怕。隆冬時份,天色灰暗已教人憂鬱,冷的情況更是難以想像。人們在街上穿梭,留下的不是語意上的身影,而是真正的身影,因為濃稠的冷空氣把他們走路的姿態凝結下來,好一陣子不散,像人形隧道。走着走着,不時會看到有醉漢倒在地上,大都已凍僵而死,剩下的是身邊的Vodka 酒樽。記者的描寫實在令人印像難忘,對Vodka 的印像更好不起來。

  這一回看綠簿旅友,述說黑人音樂家與白人司機五味紛陳的美國南部之旅,見盡各種人面與不堪咀臉。最後一站演出前,同行兩位白人樂手邀司機共飲,誌記旅程結束,他們點的就是Vodka 。碰杯時大家的表情有點肅穆,沒有多少興奮,反而有喝過人生苦酒後想解脫放下的意味。
  這些日子來他們見盡南方白人的虛偽、歧視、毫不修飾的偏見,現在能秋毫無損的回家,大概得喝一杯Vodka 般的hard core 烈酒才能鎮得住旅程中的各種甜酸苦辣。

  果然,每種酒都有喝的時候與因由,Vodka 也一樣。

2019年1月8日星期二

歷史教訓:中美之戰難免


  若果未看過Graham Allison 前年出版的 “Destined for War: 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 Trap?",新年伊始該搶先看看。已看過的話今年也該找時間重溫一下。

  為甚麼推薦這本書?最基本的理由是今年世界局勢主調是中美角力,兩國各方面的關係都會惡化,並在世界不同角落短兵相接,即使不致即時滑向戰爭也在朝軍事衝突的方向邁進。Allison的書講述的正是歷史上新興強國與原來霸主如何爭鬥不絕,然後幾乎不可免的以戰爭收場。

  根據Allison及同事的研究,過去五百年來有16次新興強國挑戰舊霸主的事例,例如17世紀初英國與荷蘭爭逐海上霸權,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英法爭奪歐洲、北美的主導權,十九世紀末至20世紀初德國挑戰英國的海上霸權……。這16次爭逐中,有12次以戰爭終局,只有四次避過戰爭宿命,和平過渡,新舊交替。其中二戰後美蘇爭雄是最重要避過戰爭的例子。
  然而,美蘇爭雄嚴格而言不算和平,雙方雖沒有直接交鋒,但其實經常透過代理人軍事較量。50年代的韓戰、60~70年代的越戰是最顯而易見的例子,美軍表面上跟朝鮮、中共、越共作戰,背後卻充滿蘇聯手影。其他如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更幾乎令美蘇直接兵戎相見。
  再仔細看Allison對具體歷史個案的分析,更了解兩雄相爭引發戰爭不必是某個國家或個別領導人好戰,很多情況下甚至跟主觀意願無關,而是互相威懾引發惡性循環,令兩國不信任持續加劇,再演變為「你死我活」的敵意殺意;最後一個偶然的誤會,一次偶發性事件就把雙方逼得無路可退,只能在戰場相見。
  以英、德一次大戰前的關係為例。一八七○年普法戰爭後德國統一,當時英國的主要敵人仍是法國,跟德國的關係反而相當融洽,再加上英德皇室之間有緊密血緣關係,來往甚密,兩國的互信本來相當不俗,至少比英法之間好。可從1890年代德國工業實力突飛猛進,開始超越大英帝國開始,英國政界變得非常在意德國的冒起,把她視為重要對手。其後,德國開始積極攫取所餘無幾的亞非地區作殖民地,以彰顯大國地位,英德兩國開始有更多直接衝突。

  更重要的是,新崛起的德國為了爭奪殖民地,加強在全球不同角落的話語權,決意積極發展海軍實力,加快建造軍艦與英國進行海軍軍艦競賽,把雙方的對抗從經濟、外交轉向軍事,從比拚財富變成生死相搏。1907年,德國海軍重鎮Kiel瘋傳英國海軍將大舉來襲的謠言,不少居民擔心戰禍趕緊把子女送進內陸城市,事後德國人才知道是虛驚一場。
  英國海軍方面的確有人建議及早殲滅德國艦隊以絕後患,但一直沒有具體計劃,更遑論實行。可是,這樣的事例說明,雙方從政治精英到下層民眾都已深藏敵意,感到發生戰爭是正常不過甚至無可避免的事,並為此作心理及實質準備。

  走到這地步,再笨的政策領袖也不會拂逆主流意見為局勢降溫,為「敵人」說話。任由彼此敵意不斷升溫。到1914年奧匈帝國皇儲被刺,德國全力支持奧匈帝國懲罰塞爾維亞,英德間再無轉寰餘地,只有在戰場上解決。
  中國跟美國不是歷史宿敵,但今天中國快速冒起,經濟實力正面挑戰美國,軍事力量也逐步追上,再加上2012年上台的習近平像十九世紀末德皇威廉二世般勇於亮劍,希望自己的大國地位得到確認及尊重。在有人移動大棋盤下,美國朝野不得不重新評估中國的位置與威脅,開始對她處處設防。
  當前的貿易戰、科技戰、外交戰反映的正正是美國整笨略的轉變;另一邊廂,中國則會把美國的做法視為抑制中國,不肯接受她理所當然的大國地位,因而對美國充滿怨氣與不憤。一方有戒心,一方有怨氣,跟當年英德爭雄的處境基本一樣。若果英德最終免不了戰場上一決高下,中美之間滑向戰爭的風險怎能低估!

2019年1月1日星期二

毛誕是「中國人聖誕節」的荒謬


內地出現「慶毛誕、反聖誕」的風潮不足為奇,當權的習大大常常高舉民族主義旗幟,提出以所謂的中國模式打倒普世價值與西方思想,自然有人逢迎配合,把中共的元祖級領導毛澤東抬出來抗衡普世歡騰的聖誕節可說既方便又符合當前政治風向。就是這樣,內地多個省市以至香港都有聲音說該把十二月二十六日(毛澤東出生的日子)定為「中國人的聖誕節」,以示拒絕洋節的決心。
本來,慶祝甚麼節日不慶祝甚麼節日是個人自由,有人愛慶祝毛澤東生辰甚或要求把這個日子定為假期也不算甚麼。然而,想深一層就明白這種「慶毛誕反聖誕」的想法非常不妥,不僅跟共產主義思想及革命綱領相違背,政治上、歷史上也非常不正確,惹人笑柄以外還可能惹上麻煩。
崇拜救世主違背共產主義
在中國,執政的共產黨想落實的是共產主義,信奉的是唯物主義。按共產黨的意識形態,歷史進步及發展不以個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此所以被視為中共黨歌的國際歌有這樣幾句:「從來就沒有甚麼救世主,也沒有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普世同歡的聖誕節慶祝的是救世主降生,把毛澤東誕生日說成是「中國人的聖誕節」,意味把他當成是救世主或神仙皇帝,這跟共產主義思想的唯物主義史觀可說完全違背,並把人民從創造歷史的主人翁變成「信眾、信徒」,只跟毛的路線走。還有比這樣的訴求跟共黨意識形態相距更遠的嗎?
此外,世界各地人民慶祝聖誕是因為耶穌基督以自己的犧牲為人類帶來希望,是因為他以個人的言行訓勉推動平等博愛包容的社會。回看毛澤東的一生,他犧牲的絕不是自己,而是其他人,包括身邊最親近的人如家人與親密戰友。為了奪權,為了保住手上權力,毛澤東歷年來不知鬥倒了多少同志、夥伴,隨便數數就有自上世紀三十年代跟他一起作戰的彭德懷元帥,還有文革時被鬥垮鬥臭變成無名囚徒死在獄中的原國家主席劉少奇。
再看毛掌權的二十多年,搞大躍進餓死三千萬人,發動文革不僅造成百萬計人民死亡,對經濟、文化的破壞更是難以彌補。中國傳統文化不管是物質文明如廟宇、碑文或非物質文明如哲學、戲曲在他手上弄得面目全非,難復舊觀。也就是說,他為中國人民帶來的不是愛與希望,不是包容共勉的國度,而是不得溫飽,不得安寧的人鬥人社會。拿這樣的人當救世主,把他的生日說成是「中國人的聖誕節」對因他不幸餓死鬥死枉死的人固然是諷刺,看在其他國家的人眼裏也會覺得莫名其妙。
支持「慶毛誕、反聖誕」的人如工聯會頭頭吳秋北說,毛澤東在建立新中國,讓新中國站起來方面有開天闢地的首創之功,值得盛大紀念。這樣的話只有患了歷史健忘症的人才說得出。中國擺脫封建帝制成為現代化國家的努力自十九世紀中葉開始,李鴻章、張之洞等的洋務運動,120年前的戊戌維新,孫中山先生推動的共和革命特別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蔣介石先生的北伐與抗日,都為中國打破舊枷鎖,擺脫殖民地列強宰割,成為主權獨立國家立下大功。沒有他們前仆後繼的努力,沒有他們引進西學改造舊體制,中國在八年抗戰早已敗下陣來,更不要說重建統一的政府與政權。只要稍稍回顧歷史就明白毛澤東及中共不過站在前輩的肩上完成歷史任務而已,算不上開天闢地的功勞。
黨內決議否定毛發動文革
即使在中共黨內,毛澤東也絕非無瑕完美的救世主,而是有功有過的第一代領導核心。還記得1981年中共召開會議,通過《關於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雖然再肯定毛奪取政權有功,但決議重點是否定「文化大革命」,將其定性為領導者(毛澤東)錯誤發動,被反動集團(林彪集團和江青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又指毛澤東應為這一全局性的、長時間的左傾嚴重錯誤負主要責任。
若果連中共自己的決議也只給他一個「有功有過」的評價,那把他的生日列為「中國人的聖誕節」肯定是過了頭,跟歷史與事實不相配。何況中國經濟起飛是在改革開放後的四十年,改革開放則是在否定毛澤東極左路線下提出的。若毛是救世主,作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鄧小平肯定是「超級救世主」,他的生日大概該連放假三日!